摘 要:齿槽转矩的最小化一直是永磁电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为了削弱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齿槽转矩,首先利用能量法和傅里叶分解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减小齿槽转矩的****极槽配合。 研究表明:当定子槽与转子极的最小公倍数为2pQ、****公约数为1时,齿槽转矩最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近似极槽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极弧长度对齿槽转矩的影响,提出了****齿槽转矩极弧长度的确定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验证,证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齿槽转矩;极弧长度;近似极槽
0 引 言齿槽转矩是电机绕组在不通电的状况下,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同有槽电枢铁心的齿槽相互作用产生的,可直接或通过机械装置传给负载,引起速度波动,产生振动和噪声,还会影响电机在速度控制系统中的低速性能和高精度定位_。降低齿槽转矩的方法很多:辅助槽和辅助齿法、分数槽法、改变极弧法和齿槽比法、斜槽法和斜极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改变极弧长度对于齿槽转矩波形的幅值和形状都有重要的影响,比较经济实用。具有近似极槽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每极磁链和每相绕组充分链接,能够提供高转矩密度_。本文首先找到了****齿槽转矩的槽极配合方案,然后采用近似极槽无刷直流电机,进一步分析了改变极弧长度来降低齿槽转矩。全文采用有限元分析,借助Ansoft EM软件包中的Rmxprt模块和MaxweⅡ2D模块,应用场路结合对8极9槽电机进行快速模拟和仿真。 1 分析步骤
1.1转矩特性分析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电机设备,进入系统的电能必须先转换成磁能,然后转变为机械能。如式(1)将总能量进行微分,也可以写成式(2),然后得到式(3)转矩的表达式。其中第二项为齿槽转矩。

上式也可以写成:
 式中,We为电机等效气隙能量,θ为机械角,λ为磁通链。因此总能量以电流表示可以得到:
 式中,R为磁阻,φ为气隙磁通,N为线圈匝数。 齿槽转矩随空间位置的变化周期性变化,与定子的电流无关。对于面贴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而言,必须加以消除。 1.2齿槽转矩傅里叶分析
根据机电能量转换中的能量方法(虚位移法),齿槽转矩可由计算电枢绕组开路时,电机等效气隙中所含能量(包含磁钢中的能量)随机械角θ0的变化而求得,即:
 式中,等效气隙磁密B为电枢周向坐标θ、θ0和轴向坐标l的函数,Da为电枢直径,g为气隙长度,hm为磁钢厚度。
 其中,F(θ,θ0,L)为磁钢磁势,磁导为:
 将式(6)代入式(2),可得:
 将式(7)中的各量用傅里叶级数表示为:
 由傅里叶函数系的正交性得到,只有相同次数的磁势谐波和磁导谐波才能产生力矩。于是式(4)转化成:
 其中,β为齿槽转矩的次数,等于Q和2P的公倍数。由上可得,无刷直流电机齿槽转矩的次数是定子Q与2P的公倍数,其中基本齿槽转矩的次数为Q与2p的最小公倍数。因此在设计电机时要尽可能提高Q与2p的最小公倍数,以减小基本齿槽转矩的幅值。从式(11)可以看出只有相同次数的磁势谐波和磁导谐波才能产生齿槽转矩。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谐波磁势和磁导的幅值随之减小,因此高次齿槽转矩的幅值也将减小。 设U=2PVV=1,2,3,…,当V=1时,对应着基波磁势。X=Q×K,K=1,2,3,…,当K=1时,对应着基本齿谐波。若m为2p和Q的****公约数,S即为2p和Q的最小公倍数,要满足相同次数的磁势谐波和磁导谐波才可以产生转矩,则有:
 无刷直流电动机2p和Q的最小公倍数对应着基本齿槽转矩次数,因此尽量减小2p与Q的****公约数,就可以提高其最小公倍数。当槽数与极数的****公约数为1时,其公倍数达到2pQ,齿槽转矩最小。一般来讲,这种方法可以显着地减小齿槽转矩,但是不能消除。 1.3 计算磁极弧长对极距的****比例遵循以上傅里叶分析结论,本文范例选择8极9槽无刷直流电机,****公约数m为1,最小公倍数S为2pQ,满足近似极槽。一般近似极槽无刷直流电机定子槽Q与极数2p的****组合是Q=2p±1,2,极数2p为偶数,槽数是3的倍数。 近似极槽无刷直流电机能够提供高转矩密度。 由于转矩与绕组磁链有直接的比例关系,理想的绕组跨槽应该等于极距,也就是极数应该等于槽数,以致于每极磁密和每相的链接****化并且使转矩密度****化。但这不太实际,因为定子齿磁力线与永磁体磁力线耦合时会导致极高的齿槽转矩。 确定范例电机以后,进一步考虑降低齿槽转矩的方法。利用改变极弧长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磁极弧长对极距的****比例αP可以表示为:
 其中,N=S/2p。此处使用Ⅳ是为了确保其为整数值,修正因素k2范围介于O.O 1到O.03之间,由气隙大小而定,主要考虑到磁铁的边缘效应。一般而言,为了获得****的气隙磁通而增加激磁转矩,磁极的弧长对磁极的比值应尽可能高,k1通常优选为1。
2有限元分析
2.1 分析模型为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本文用有限元法进行验证。8极9槽样机与齿槽转矩有关的主要设计参数如表1。用Ansoft EM软件包中的Rmxprt模块计算ap取O.6~1之间不同值的齿槽转矩,其中ap为磁极弧长对磁极的比值。
 然后对样机由电路分析过渡到磁场进行分析,采用Maxwell 2 D进行建模,观察电机空载磁力线分布、磁场剖分和齿槽转矩的变化规律。如图1为磁力线分布图。图2为磁场剖分图。
 2.2 仿真分析
利用式(1 2),8极9槽电机,当k1分别取1、2、3时,an等于O.89、O.78、O.67为齿槽转矩****点对应的值。由图3可以看出,齿槽转矩随着an的改变而呈现近似周期性的变化,****点分别出现在an等于O.89、O.78、O.67,与计算值吻合,当k=2时,ap取O.78为齿槽转矩的****点。 再对齿槽转矩的最小值发生点进行进一步细致的模拟。选择区间ap=O.75~O.8之间和ap=O.85~O.9之间。比较图4和图5所示。图4中,ap为O.78时可得到最小齿槽转矩;图5中,ap为O.89时得到最小齿槽转矩。
 3分析结果
讨论本文选择了8极9槽样机进行分析,利用Rmxprt路的运算和Maxwell 2 D场的模拟,分析比较便利,结果比较理想。图6是取O.78和取O.89时的齿槽转矩,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本文简单的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搭配,可以大概决定电机磁极的弧长和相关尺寸设计。从图3~图6可以看出,齿槽转矩并不为零,而是一个较小的值。本文的分析忽略了漏磁和饱和的影响,这并不能否定该方法对齿槽转矩削弱的有效性。

4 结 论
全文是基于近似极槽8极9槽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分析,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极槽配合的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产生的基本齿槽力矩,当槽数与极数的****公约数为1时,其小公倍数达到2pQ,是****齿槽转矩的****槽极配合。极弧长度对齿槽转矩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合理选择极弧长度,齿槽转矩可以得到较大幅度减小。另外,改变磁极弧长的同时,当减小弧长,气隙磁通变小,导致磁负荷减低,因此要提高电负荷以维持电机性能,因此需要增加定子电流,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