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频电机试验的功率测量
徐伟专1,2, 董行健2,3,方宏1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长沙410073;2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73;3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对三表法和两表法在电机试验中的测量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电容电流存在时的电机功率测量方法及误差,并对两表法测量进行了改进,讨论了电容电流对功率测量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关键词:电机试验;功率测量;电容电流
中图分类号:TM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540(2009) 12-0039-04
0 引 言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电源作为电机试验电源,存在诸多优势。但是,与机组电源相比,变频电源存在一些机组电源所未遇到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三表法和两表法的功率测量原理,随后就电容电流存在时的功率测量方法和误差,对三表法和两表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应如何处理电容电流对功率测量的影响。
l 三表法和两表法功率测量原理
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有丽种:三表法和两表法【2-4】。图1为Y型接法的三相电路。
三相瞬时功率:
式(ll、(2)即为三表法测量功率的原理,图2为三表法的测量电路。
由图2可知,三表法测量功率的前提是三相四线制,只有三相绕组为Y型连接,才能接成三相四线制。
对于Y型连接的三相负载,若中线N未引出,则有:
式(5)、(6)即为两表法的测量原理,图3为两表法的测量电路。
△型连接时,有同样的结论。图3中,两个功率表的公共端接在B相,显然,两表法的接线方式共有3种,分别以A、B、C相为公共点。由两表法的推导过程可知,两表法的应用前提是iA+iB+iC=0,故两表法适用于中线未引出的Y型连接或△型连接的三相电路,即适用于三相三线制的三相电路功率测量,与负载是否对称无关。
相反,三表法由于需要将中性点作为电压的参考点,只能用于三相四线制电路的功率测量,不能用于三相三线制电路的功率测量。可见,两表法和三表法的用途不同,一般而言,两者不能兼容,对于确定的电路,能采用两表法测量的,就不能采用三表法测量,反之,能用三表法测量的,就不能用两表法测量.: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中线无电流(例如,电源对称、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则既可用三表法,也可用两表法。对于对∥电路来说,只需用一个功率表,读数乘以三即可,无需采用两表法或三表法。
2 存在电容电流时的电机功率测量
2.1测量方法
对于变频器供电的三相系统,当载波频率较高时,高频电压信号经过传输电缆时,会通过周围的杂散电容形成电容电流;在电机内部,包括轴承电容在内的各种分布电容也会形成电容电流。这会造成三相电流和不等于零,按照两表法的原理,此时采用两表法测量会造成误差。为此,国家标准《变频器供电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试验方法》报批稿指出,“脉冲频率高的场合不宜使用两表法(Aron接法)。这是因有电容电流存在,输入电流相量之和可能不为零。因此,应采用每相用一个功率辜表的测量方法。”标准中未明确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以下问题:
(1)多高的脉冲频率下,不宜使用两表法;
(2)用一个功率表测量每一相是否就是三表法;
(3)采用三表法,对于中线未引出的电机,如何测量;
(4)采用三表法,是否可以忽略电容电流的影响。
杂散电容根据对功率测量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无中线系统,仍然有iA+iB+iC=0;第二种,其电流通过地回路等泄漏,可能导致无中线系统,iA+iB+iC≠0。本文主要考虑第二种杂散电容的影响,并以电容的对地电流影响为例,图4为存在对地电容电流的三相电路。
由于电容不消耗功率,式(7)的第二项为零,即:
式(8)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功率与电容电流无关;其次,从测量角度看,除非电机三相绕组的始端和末端均引出,否则iA0、iB0、iC0不易直接通过测量获得。为了方便测量,对P进行下述变换:
电机试验中,对于较大功率的电机,往往只引出三根线,式(9)中,第一项可直接测量,第二项不易测量,其值取决于电容电流和负载中性点电位。在电容电流不能忽略的情况下,如何准确测量三相电机的功率,尤其是如何采用两表法准确测量功率,对电机试验功率测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2存在电容电流时的三表法测量误差
采用三表法测量的功率为:
可见,三表法测量功率,并不能完全消除电容电流的影响,假设电容电流带来的附加误差为EP3,则有:
当中性点接地时:uNG=O,P3=P0
2.3存在电容电流时的两表法测量误差
以B相为公共端,采用两表法测量的功率为:
对于电机试验,一般而言,电机的三相绕组基本对称,分布电容也存在一定的对称性。即:uNGAC,uNGcc故三表法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3 两表法测量的改进
电机试验中,中线通常没有引出,导致无法采用三表法进行测量。因此,提高两表法的测量精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将分别以A、B、C为同名端的三次表法测量结果进行平均
电机试验时,试验电源一般具有较好的对称性,当电源完全对称时,有uAG+uBC+uCG=0即:
此时,测量结果与三表法测量结果相等,图5为测量原理图,图中采用能测量瞬时值的两个电压表和三个电流表,由于uCA=uCB-uAB功率可按照式(17)求取。改进后的两表法的优点是适合三相三线制的功率测量。
4分析与探讨
4.1 电容电流对功率测量的影响
不论是:i表法、两表法还是改进后的两表法,功率测量结果均受漏电流大小的影响,且其附加的****误差均与。iA1+iB1+ic1成正比iA1+iB1+ic1与电源电压有关,电压越高,尤其是高次谐波电压越高iA1+iB1+ic1大。其相对误差与功率P有关,P越小,相对误差越大。即:电源电压固定时,负载电流越小,相对误差越大;功率因数越低,相对误差越大。就电机试验而言,同样的变频器,对于同一台电机而言,负载试验时,误差较小;空载试验时,误差较大。
4.2分离负载电流与电容电流
不论是三表法、两表法还是改进后的两表法,功率测量结果均受电容电流大小的影响。在了解测量方法和误差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分离负载电流和电容电流,实现用两表法或三表法准确测量功率。
不论是三表法还是两表法,测量到的线电流为负载电沆与电容电流之和,称为总电流。电容电流的大小与载波频率有关,载波频率越高,电容电流越大,由于分布电容的容量较小,电容电流主要由高次谐波构成。由于电机负载呈感性,负载电流主要由基波和低次谐波构成。
理论上,可以通过对总电流的谐波成分进行分析,估计电容电流的大小,较高次的偕波电流主要是电容电流,基波电流及较低次的谐波电流主要是负载电流。而实际上,不同特性的电机,对谐波的截止频率不同,很难用一个通用的,确切的频率值来衡量这个界限,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实际测量。实际测量时,更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尽量减小电容电流。
首先,对于线路电容电流,其大小与载波频率、脉冲上升时间、电缆长度有关。实际测量时,只要将测试设备尽可能地靠近电机端,完全可以忽略电容电流的影响,还可减小线路电压降对功率测试的影响。
其次,电容电流由高次电压谐波造成,而高次电压谐波除了增加功率测量误差外,还有诸多的危害,如:(1)在电缆传输环节,高次谐波会造成过冲电压,损坏电机绝缘;(2)在电机内部,高次谐波导致的轴承电流会损害电机轴承;(3)高次谐波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影响其他设备运行。
因此,不论是电机试验还是工业运行的变频电源,都应该尽可能地减小这种高次谐波。对于变频电机试验而言,若要求试验电源是正谐波电源,需要在变频器的输出加装正谐波滤波器。若要求模拟用户运行环境,可采用诸如dv出滤波器等低通滤波器以保护电机。只要采取了上述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均可大大减小电容电流,提高功率测试精度。
对于载波频率较高,而输出又未加装任何滤波器的变频器,可通过下述方法判断电容电流的大小:不引出中线或将中线悬空,采用三个宽频带的电流传感器.由于iA +iB +iC =iA1+iB1+iC1,通过对三相电流的高速采样,运算其矢量和,该矢量和即为电容电流的矢量和。
5 结语
电容电流存在,输入电流矢量和可能不为零,对两表法或三表法测量均会造成附加误差。改进后的两表法测试误差与三表法基本相当。就电机试验而言,可通过就近测量和附加滤波器等方式减小电容电流,提高测试精度。
【参考文献】
[1]GB/T22670-2008,变频器供电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试验方法[S] 2008
[2]邱关源电路[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龚立娇,吴延祥,李玲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D].新疆:石河子大学,2005
[4]刘丽君,伍斌三相电功率两表测量接线方法的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