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选型技能
在伺服选型过程中,客户首先需要根据机械机构选择伺服电机,然后根据伺服电机选择对应的伺服驱动器。因此,伺服电机的选型至关重要。

伺服电机选型有哪些核心参数和原则?
1.核心参数
额定转矩/****转矩
转速
转动惯量
2.选型原则
连续工作时的电机转速<电机额定速度
连续工作扭矩<伺服电机额定扭矩
瞬时****扭矩<伺服电机****扭矩
惯量比: 根据设备动态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惯量比
选型参数1:扭矩 扭矩是电机的直接输出。选型时,首先要关注扭矩的两个参数,即:额定扭矩和****扭矩。****扭矩一般是额定扭矩的3~5倍。过载倍数越高,伺服电机的动态响应性越好。尤其对于需要快速启停或变速的应用场合,比如绕线机等,一般可选用过载倍数较高的伺服电机。 选型参数2:速度 除了扭矩之外,机械设备一般都会有一个运行的速度范围,伺服电机的额定转速需能满足机械机构的速度要求。 选型参数3:惯量 惯量是影响伺服系统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等性能的重要因素。负载惯量与伺服电机转子惯量的比值称为惯量比。
把伺服电机比作马,把负载比作马车。惯量比的设计问题就是确定小马拉大车还是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大马拉小车可以启停自如,小马拉大车,启动停止就比较慢。
如果负载较大,而选择了小惯量的电机,可能对电机轴造成较大损伤。当然要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伺服电机的惯量选得偏大,电机成本相应也会高一些。 惯量比的设计规则:
高动态响应的伺服轴,一般选择惯量比为3:1或更低
普通设备,惯量比可设计为5~7:1左右
低动态响应的设备,惯量比可设计为10:1左右。
为什么不根据“功率”选择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有高惯量、中惯量和低惯量之分。高惯量低转速的电机和低惯量高转速的电机,他们的功率可能相同,但其应用特点完全不一样。比如体重相同的跑步运动员,虽然体重差不多,但有的是力量型选手,有的是速度型选手。因此,把功率作为伺服选型的参数是不太严谨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