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微特电机产品发布平台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免费注册 企业免费建站
新技术论坛 会员产品发布
TB6600QQ群:70241714   步进电机论文   六轴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步进电机     驱动器     控制器     马达IC     伺服电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     微特电机文献     工控器件     运动控制新产品     六轴工业机器人    
 当前位置:首页--交流伺服电机--
如何理解伺服电机的刚性和惯量(WFY)
2025年7月27日

伺服电机的刚性和惯量是影响其动态性能与控制精度的核心参数,二者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在选型、调试和应用中优化伺服系统性能。

16704821244981825.jpg

一、伺服电机的 “刚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稳定性

刚性(Stiffness)并非电机本身的物理属性,而是伺服系统(含电机、驱动器、控制器)对负载扰动的抵抗能力,本质是系统维持输出量(位置、速度)稳定的能力。

1. 物理意义:

可以类比为 “弹簧的硬度”—— 刚性越高,系统像 “硬弹簧”,在外力(负载扰动)作用下形变(位置偏差)越小;刚性越低,像 “软弹簧”,易因外力产生较大偏差。

2. 核心影响因素:

刚性主要由伺服驱动器的控制算法(尤其是比例增益 P、速度环增益) 决定:


比例增益(P 增益)越高,刚性越强:驱动器对位置偏差的 “纠正力度” 越大,负载变化时能更快抵消偏差。

但刚性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增益会导致系统 “过冲”(超过目标位置后反向调整),甚至引发高频震荡(类似硬弹簧被敲击后的剧烈回弹),反而破坏稳定性。

3. 刚性的实际表现:

刚性高:负载突变(如机床切削力变化、机器人抓取重物)时,电机位置 / 速度偏差小,响应迅速,适合高精度、高抗干扰场景(如精密加工)。

刚性低:负载变化时易 “拖不动” 或 “位置漂移”,响应迟缓,但系统更 “柔和”,适合避免冲击的场景(如柔性抓取)。

4. 调试原则:

通过逐步提高增益,找到 “无震荡且偏差最小” 的临界点 —— 这是刚性与稳定性的平衡点。

16704820887387281.jpg

二、伺服电机的 “惯量”: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

惯量(Inertia)是物体绕轴转动时惯性的量度(单位:kg・m²),反映了改变其运动状态(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难易程度。伺服系统的惯量包括两部分:

1. 两部分惯量:

电机转子惯量:电机自身转子绕轴转动的惯性(由电机设计决定,是固定参数,通常在电机手册中标注)。

负载惯量:被驱动部件(如传送带、齿轮、机械臂)的转动惯量(需根据机械结构计算)。

2. 核心影响:

惯量直接决定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惯量越小:电机加速 / 减速越快(类似 “轻物体” 易推动),响应更灵敏(如高速定位、频繁启停场景)。

惯量越大:加速 / 减速越慢(类似 “重物体” 难推动),动态性能下降,甚至可能因 “拖不动” 导致超调或失步。

3. 关键原则:惯量匹配

伺服系统的负载惯量与电机转子惯量的比值(简称 “惯量比”)是核心参数:


理想比值:通常建议≤5:1(部分高精度场景≤3:1)。若比值过大(如负载惯量远大于电机惯量),会导致:

加速时电机 “力不从心”,响应滞后;

减速时负载惯性反拖电机,引发超调;

系统稳定性下降,易震荡。

解决方式:通过减速箱(降低负载惯量,公式:减速比 n,负载惯量折算到电机侧为 “负载惯量 /n²”)或选择大转子惯量电机,降低惯量比。
16704818346916929.jpg

三、刚性与惯量的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

刚性和惯量并非独立,二者共同决定伺服系统的性能:


惯量不匹配会限制刚性提升:若负载惯量远大于电机惯量,即使提高刚性(增益),系统也易因 “惯性冲击” 震荡,无法发挥高刚性优势。

高刚性需以合理惯量为基础:在惯量匹配的前提下,提高刚性才能有效增强抗干扰能力;反之,若惯量失衡,高刚性反而会放大系统震荡。

16704817817931929.jpg

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选型阶段:根据负载惯量计算电机需求,优先保证惯量比≤5:1(精密场景更严格)。

  2. 调试阶段:先完成惯量识别(多数驱动器支持自动识别负载惯量),再逐步调整增益(刚性),避免因盲目提高刚性导致震荡。

  3. 场景差异:

  4. 高精度 / 高抗干扰场景(如 CNC 机床、激光切割):需较高刚性 + 小惯量比,确保切削时无偏差。

  5. 高频启停 / 快速响应场景(如电子组装机器人):需小惯量电机 + 匹配负载,优先保证动态响应。

  6. 柔性负载场景(如协作机器人):需降低刚性,避免冲击损坏工件或人员。

总结

刚性:衡量系统 “抗干扰、保稳定” 的能力,由增益决定,过高易震荡。

惯量:衡量系统 “动起来、停下来” 的难易,需与负载匹配,否则拖累性能。

二者的核心是 “平衡”:合理匹配惯量,再优化刚性,才能让伺服系统兼顾精度、速度与稳定性。

王工(1313700822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站长留言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免费展示
网站实名:步进电机网 步进电机驱动器网 微特电机网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时代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By www.zgbjdj.com
京ICP备11042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