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接地是什么呢?
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概念:
"接地"就是指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之间建立低电阻通路,相同接地点之间的连线被称为地线。通常电子设备的"地"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接"大地"。以大地作为零电位,把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电路基准点与大地相连,有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作用,如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通常称之为"安全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在弱电系统中的接地不一定是指真实意义上与地球相连的接地,有提高系统稳定性、屏蔽保护性以增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作用,在必要时也可做接"大地"处理,通常称之为"信号地"。
为什要接地? 目的是把遭雷击后雷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PE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不接地线会如何?
开关电源工作的时候,由于内部的高频功率转换的开关器件,要产生一定的反击电压(也就是反向恢复期的尖峰脉冲电压)。这个电压经过磁性回路的耦合,又会产生一定的高频电压。它是有害的。主要表现在: 1、对于功率器件的反向耐压增大; 2、是功率器件的反向漏电流增加; 3、功率转换器件就选用更高一级的耐压元件; 4、增加开关电源的制造成本; 5、不通过接地来泄放这些感应电压或者由于电线回路的传导信号产生的电压,就会严重的影响开关电源的输出纹波、安全工作和工作的可靠性等。

|